*巴克禮編,白話字版《養心神詩》47頁59首。(何信翰2011:viii)←1910.010《聖詩歌》
台語文學發展年表
1870年~1879年
-
1873年
-
1873年
*英國人Rev. Carstairs Douglas(杜嘉德牧師,1830-1877)以打馬字系統做基礎編《廈英大辭典》(廈門白話字典):Chinese-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,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-chew and Chin-chew Dialects. (London: Trübner & Co., 57 & 59 Ludgate Hill);施約翰(John Stronach)、打馬字助編。先行著作:John Lloyd(盧壹牧師),《廈門語字彙》(c.1844-1848);後進著作:打馬字,《廈門音ê字典》(鼓浪嶼:萃經堂,1894)。後日,William Campbell簡化Douglas ê羅馬字系統編《廈門音新字典》(1913)。關係Chit本字典ê序言,王育德《台灣話講座》(自立晚報,1993)有1段評述:Douglas ê序言暗示,「當時(19世紀尾期)已經形成不廈不漳不泉的特殊方言――台灣話」(58)。←漳泉廈綜合腔
-
1874年
*馬偕編,台灣腔《中西字典:Chinese-Romanized Dictionary of the Formosan Vernacular》初稿完成(1893出版)。
-
1875年06.05
英國長老會巴克禮牧師(Rev. Thomas Barclay,1849-1935)來台灣傳教;1935年tī台南過身。
-
1875年
*加拿大長老會華雅各醫師(Dr. J. B. Fraser)來台灣傳教。
-
1876年06.27
6/29二老口街傳道者速成班kap打狗ê傳道者養成班合併,chiâⁿ-chò「大學」(台南神學校、台南神學院ê前身);巴克禮牧師擔任頭1任院長。校址:二老口街醫館。
-
1876年
*英國長老會牧師施大闢(Rev. David Smith)來台灣傳教。
-
1877年01.10
台南教士會(Tainan Mission Council)成立,開頭á kái會議。
-
1878年
*加拿大長老會牧師閏虔益(Rev. K. F. Junor)來台灣傳教。
-
1879年09.14
偕醫館設立感恩禮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