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語學運:台大台灣語文研究社出《台灣語文》(全6期?)創刊號。(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2010:17)
台語文學發展年表
1990年~1999年
-
1990年12.
-
1990年12.
長老教會《新使者》月刊創刊(《使者》「復刊」);發行單位:大專事工委員會。←1963.03;1979.08
-
1990年12.
張仁理、連嫣嫣、李明玉編輯,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女性封牧四十週年紀念特刊》(台灣基督教女傳教師會)。
-
1990年11.22-
華視連續劇《愛》台語對白siuⁿ-tsē、引起電視台內部ê爭論;m̄-koh收視率摃倒友台tâng-sî ê正宗國語連續劇,黃宣範(2004:63)稱:「《愛》逼退了八點檔連續劇的『國語防線』。」
-
1990年10.15
前衛出版社印東方白ê 150萬字大河小說《浪淘沙》台灣版一刷。作者tī〈命定:《浪淘沙》誕生的掌故〉án-ne講:「我以前對自己小說裡的對話並不怎麼在乎,可是一開始寫《浪淘沙》,我就對自己苛求起來,用北京話來寫台灣人的對話已不能讓我滿足,因為那不像在寫『小說』,那根本就是在寫『翻譯文學』!」「我們台灣人還苦苦以別人的母語來寫我們小說的對話,起跑時我們就自甘奴才後人一步,到達終點我們落人百步就不言可喻了。我拒絕參加這種不公平的文學競賽!……所以我從《浪淘沙》的第一頁起就讓台灣人說全套純正的台灣話」。
-
1990年10.14-10.15
藍博洲,〈尋找劇作家簡國賢〉,《自立》副刊。
-
1990年10.08
台語學運:交通大學台灣研究社(台研社)成立。(2010 Thau:6-7)←李董、Loonng(創社社長)、一心、一德;黃建盛、林裕凱、Camel、黃成對、互伊爽、顏大、官辰、阿龍、闕河鳴(二任社長)、阿琇;指導教授褚德三
-
1990年10.06
木柵優劇場年度大戲《七彩溪水落地掃》即日起巡迴公演,海報廣告詞:「都市囝仔作的庄腳戲,獻給辛苦的庄腳鄉親」。
-
1990年10.04
漢羅合用文:陳雷,〈台灣人對台灣母語ê錯覺〉,《台灣公論報》。陳雷:「台語寫語雖然可以用漢字做主體(大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),但是也有漢字無法度表達ê所在」;「日語採用漢字kap日文字母完成1 ê實用寫語ê經驗,可以做台語寫語發展ê先例」;「目前ê台語運動m̄是1 ê單純ê語言運動,是台灣文化再生運動ê 1部份」。
-
1990年09.01
林繼雄,《中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用台語教學法》(大夏出版社):「利用少數的現代拼字辭把國語文改寫成可用台灣話讀出的『音漢混合文』。……『音漢混合文』已經不定義為『寫不出漢字的語辭,使用拉丁拼音字單語』,卻應該重新定義為『以現代文書法寫文章的當時,為了文思反應的流暢敏捷,暫時記下了漢字句』的寫法。……由於拉丁拼字辭與漢字在字體上不很配合,所以這種混合型文書法不太可能成為正式的公用文書法。未來的台灣話語文,必定是『全漢字文』或『全拉丁拼字文』而不可能是『混合文』。」(148)。